事物发展变化之道~捷径

捷径 3月前 388 举报

本文共计3232个字,预计阅读时长12.9分钟。

 示例1:观察婴儿学走路才知道,走路前要经过翻、坐、爬、站、走。现有人这么教婴儿——“走路很简单。来宝贝,跟我学。先迈左腿,再迈右腿。是不是很简单?”

 示例2:日常打篮球,有些人(包括我)的投篮动作不是很协调。目前通行的教学方法:两腿微分自然与肩平齐,惯用手一侧的脚靠前半脚掌…;你投的偏左了,往右一点…;脚不要往前伸太远,双脚差半脚掌…。简单总结抽象一下就是:手、臂、肩、腰、臀、腿、脚等,应该什么姿势,模仿已有案例摆造型。接着是简单地去煎熬·熟能生巧。没对照上就掰正,很少引导你思考。有些教练还喜欢吼,更是降低了思考积极性。稍远距离投篮时,问题就会更明显些。这时再去强行模仿造型,表面看着动作到位了,可找不到发力感。结果命中率却低且感觉别扭,很多还会投球达不到篮框。有些人就会不自觉的前探脚,身体前倾,或举球过头…这可能是因为发力前需要蓄力,而自身没有合理的蓄力方式,以致身体做出不太合理的蓄力调整。因模仿硬掰而最终导致扭曲,结果费力又达不到预期。无脑参与,或跨度太大而导致大脑无法有效参与。硬掰扭曲模仿,看似越来越接近标准,实则原地踏步。甚至越努力越扭曲而离目标更远。值得注意的是:人做动作一般是,脑控制筋肌,去协调带动骨骼。现行的这种行为,其实是在硬掰骨骼、扭曲肌肉、阉割精神。在硬掰扭曲模式下成长,虽朝着君子去努力,结果可能事与愿违。因为这与正常的行为方式完全是相反。强行让人模仿标准,再配合上暴力吼,我觉着这应该是驯化吧。总觉得这么简单,他为什么就是做不到。客观具有可描述性,有没有可能你也仅看到了先迈左腿,再迈右腿。你和真相差的不是十万八千里,而是永远不可能的反向,放过自己的孩子吧!个人经验,经常投偏,跟手关系并不大。是你双腿协调发力的问题,从下传导至手上的力量是偏的。很显然,我们一直使用的这种模式,可能并不能较好贴合实际。

 简单总结一下: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是标准的线性叠加,而是系统的偏导升级。升级过程中原系统会不断融合进新的事物,形成更高层级的系统,还会不断打破原有的标准!形成知行系统的过程应该是从内核偏导渐变发展而成。我们都是在事物的表面上下功夫,模仿标准、形式化…从表面硬掰去向内扭曲成新的系统,这是线性农耕思维。从内到外渐变才是合理的。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就是: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,不在事物的外部,而在事物的内部!这里引入一个概念~客观具有可描述性:理论、标准只是对客观的描述,而不是客观本身。但描述(标准)多是事物的表面,根据这些对客观的描述去模仿,都是在做表面功夫,没有内核。这就是最重要的问题~没有内核。知行合一、辩证法等众多思想都是向内求。

 大家都能感觉到,我们现在很多形式主义、完美主义。这些可以简单概括为标准化。在儒家经典中较为常见:君子有三戒、三畏、三变、九思,有君子之道四焉,君子周而不比,君子无所争,君子怀德,君子喻于义,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,君子博学于文,君子坦荡荡,君子不忧不惧,君子和而不同,君子求诸己,君子义以为质,君子贞而不谅,君子……全是标准,怎么达到这些标准呢?我没在圣贤书里找到答案,只能以小人之心猜一下~扭曲着装做达到了呗。在个人成长方面,标准只是对成才者的描述。自律是认知提高后的结果,强行让自己去自律是毫无意义的。模仿标准只能让你看到目标。增加标准去限制,却不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每次都是感觉,加上这个标准就行了,而结果是更进一步的扭曲。并且标准是无穷的,所以你可能永远达不到,反而只会越来越差。形式主义有多可恨。但是我达到你要求的标准,不是非得按照你的方式。前人的不足在于,没有把如何从内核升级成最终的系统,剖析的较为清晰透彻。

 

 道与术:

 绝大多数人都在学习术!而术(即标准)是无穷多的。扭曲着学会这一招术,再扭曲着学下一招,接着还有很多招数。很多人难以坚持~因为难且扭曲,这是真的长期的反人性。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~是不是可以片面的解读为儒是术。后文提到:术只是悟道过程中的一个因素。要以术悟道,再以道生术。就有无穷多变化出来的术,而且极其简单!道所生术就是一些标准,随着系统升级,这些标准也会跟着变化。执着于术,终是镜花水月。把身体、精神都放轻松,一切从简从易,以调整和感悟·道为主。在此过程中自然渐进地加强,就可以轻易做到。

 模仿标准不是距离正道十万八千里,而是跟正道完全背离。让人按照标准去做,直接达到标准,这不是无知就是无耻。一个没有灵魂(内核),却扭曲着表现出达到标准的人,是君子还是伪君子呢。

 

 什么是正道:正道就是不断偏导着升级内核到达目标,而不是模仿事物表面走直线达到目标。

 如何悟道:目前多数人已知的是需要你有一定的阅历,在此基础上去根据一些道德经、辩证法等哲学理论的解读去感悟。这也是在实践中感悟,不过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的,至少你成年前是没机会的。这种模式的开悟和很多普通人注定是无缘的。“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”普通人如何开悟?道蕴藏于术,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渐进式的快速感悟道,也是可行的。还有一点:道是相通的。

 一、初感悟道·确定大方向:从最简单出发,用最少的因素达到极轻松简单的方法。稍增加难度,稍增加因素,最好是增加单因素,从多角度探索进阶。进阶达道表现是,方法仍是极其简单的有效的。经数次进阶探索,用上大致主要的因素,完成基本的要素组合。此时就可以归纳确定道的大方向,达道的标准就是极其简单~大道至简。确定大方向这一步会略有难度。

 二、实践升纬·完善升级:再以此道为理论根据去实践,去面对更多的变化,一定会遇到问题。在实践中不断进阶难度,升级纬度,或以道为依据,为应对新变化继续增加因素,完善升级道。这个过程最复杂,但道的方向是定的,只是要不断向前偏导实践。应对一些重要的变化,达到更为广义的升级感悟,即可。

 三、以术悟道、以道生术·融会贯通:完成了在实际实践中更复杂情况和难度的感悟,就到了以学习一部分术的阶段。这就衔接上我们目前的标准模式了。但如果没有之前的悟道,就会很痛苦,很难做到。我们目前在做的方法就是在造空中楼阁。这一步不是学习尽可能多的术去叠加,这是目前的教育方式~“为学日益”。而是要继续感悟道,通过一些术去融会贯通道。用道去拆解术,每一个术都是道的组合变化,这一步就极其简单了。通过对一些术的拆解,可能会对道再有一些感悟升级。再去实践,就可以自然的应对所有变化,而不再拘泥于一些术——“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无为”。

 

 知行合一:

 在系统调整升级过程中,根据反馈不断改变升级认知。你会深刻感悟到知行合一·知就是行。不能极其轻松地做到,就是有认知不到位的点。这时要从道上去反思术,哪些细节没注意到,哪些东西认识还不到位。篮框高了歪了,今天状态不好了……不要找任何的理由,做不到就绝对是你认知还不到位。只要你掌握了道,一切都是极其轻松简单。

 整个过程要求你务必亲自实践感悟,并不断向前探索试错。勇于探索试错,这是极其重要的。错只是相对于直线的偏,但偏才是正道。我们的教育扼杀试错,这是极其扯淡的。整个过程还是稍有难度的,毕竟我没听说之前有这个方法,或有谁这样做到过。有辅助指导,就没有过度试错或找不到方向的痛苦,且轻易很多。

新天涯论坛
最新回复 ( 2 )